|
67年前 城区规划建设了首批8处公厕 |
加入时间:2019-07-09 来源:扬州网
|
|
|
|
|
解放前扬州公共厕所很少,教场和富春茶社门外各有一处极为简陋的厕所,雨天漏雨,冬天漏风,臭气熏天,蚊蝇成群。其他地方还有少数几个厕所,但都是目不能睹,用几根旧茅竹搭几张破芦席遮挡一下,再放个粪桶就算是厕所了。贫困居民随地大小便和当街如厕现象比比皆是。
1949年扬州解放后,朱懋伟老人担任扬州市人民政府建设科负责人。解放后,政府高度重视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尤其是公厕建设,解决群众的如厕难题,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更关系到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的提升、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952年,扬州市人民政府在组织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的同时,在扬州城区规划建设了首批8处公共厕所,这也是扬州历史上建设的第一批公共厕所。
朱老分析,就当时的城市规模,8座公厕基本均衡覆盖了城市的各个部位。朱老提供的一份《扬州市人民政府建设科1952年工作总结》中,详细记述了这8处公共厕所的位置:石塔寺附近、通扬桥附近、解放桥附近、大虹桥附近、通泗桥附近、镇扬汽车站附近、劳动公园内、萃园桥附近。
这8座厕所男厕设六个坑位,女厕设三个坑位,地坪和坑池用水泥粉刷,全部安装了纱窗和换气筒,并安装了电灯照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扬州历届人民政府注重关心民生,想人民群众所想,把建设公共厕所当作提升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市民素质的重大实事来抓,使扬州的公共厕所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易的蹲坑式,发展到水冲除臭式,再到现在的无害化舒适景观式,公共厕所成了扬州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朱老感叹。 |
责任编辑:张旭庆 |
|
|
|
|
|
|
大国厕梦 |
 |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常说一句感叹的话:“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人类诞生之后再没有离开过厕所,生命健康和生活尊严都与厕所密不可分。但人类长期为吃饭 <更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