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厕所革命”改环境 村民代表来助力 |
加入时间:2023-10-07 来源:红网
|
|
|
|
|
农村户厕改造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厕所虽小,却能体现乡村振兴的民生与文明;如厕事微,却关乎农民群众生活的体面与尊严。
为扎实稳步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近年来,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大高坪苗族乡通过开展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有效促进农村厕改,推动村民代表联户、政策宣讲到人、民意听取到家、矛盾化解在村、发展谋划长远,既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又促进村民自治水平的提升,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发挥代表的作用带头凝共识
村庄建设发展的任务日益繁重,相应的治理力量却常常捉襟见肘。如何使党委政府的政策精神及时精准传达到基层?大高坪苗族乡党委按照就近、就亲、有声望的原则,落实“三长”制度,每名代表联系5-15户村民,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着力打造“你有难事我来办,你遇困难我来帮”的党建服务新品牌。把推进改厕工作作为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重中之重来抓,召集村民代表参加了2次改厕培训会,为提升改厕工作效能,全域推进改厕工作宣传,着力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注重宣传的广度主动聚民心
村民代表充分发挥入户走访的优势,不拘形式、不限时间,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建议,寻找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同时掌握基层最真实的改厕需求、存在的困难等第一手资料,利于精准施策。通过发放改厕宣传手册,持续宣传厕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加深村民对厕改的认知和认同,引导和激发村民支持参与的热情,破解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实现村民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思想转变。
落实商议的决定带动扭观念
农村户厕改革,牵扯的是千家万户,存在的困难也是各式各样,部分村民对此持观望态度。通过联系服务群众活动,村民代表对未实施改厕的农户挨家挨户走访,了解群众难处、耐心讲解补助政策,切实减轻村民经济负担,使改厕改到村民心坎上,最终与群众达成共识“改厕不是搞‘花架子’,既中看也中用”,让村民自发参与到改厕的具体行动中来,真正做到分类施策、有序推进。
提升主人翁意识抓好常管护
村民代表带动改厕农户积极参与到改厕中来,与村支两委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实现“我的厕所,我参与”的主人翁意识。对建成以后的厕所通过验收合格后,签署确权移交书,从农户接收确权书那一刻起,他就是这个厕所的主人,后期的使用管护都由其自己负责,真正解决了改厕后的厕所“不愿用、没法用、用不上”等突出问题。
近几年来,大高坪苗族乡坚持党建为统领,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在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户厕改新建等方面积极发力,目前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6%,特别是今年以来群众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的开展,助推户厕改新建给乡村生活带来蝶变,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
责任编辑:李婷 |
|
|
|
|
|
|
大国厕梦 |
 |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常说一句感叹的话:“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人类诞生之后再没有离开过厕所,生命健康和生活尊严都与厕所密不可分。但人类长期为吃饭 <更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