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把民生工程搞成形象工程 |
加入时间:2025-06-25 来源:民生周刊 作者:胡印斌 |
|
|
|
|
每座厕所110—140平方米不等,配有中央空调和排风系统;烘手器、净化开水机、自动喷香机等卫生用品一应俱全,并配有无线网络、音箱等设备……这样的“豪华版”公厕,出现在脱贫摘帽时间不长的小县城里,令人咋舌。
日前,吉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4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其中,省农业农村厅原厅长、白城市通榆县委原书记李德明,被曝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据通报,2020年4月,通榆县正式脱贫摘帽,摘帽次月,时任县委书记的李德明就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擅自变更在城区新建公共卫生间项目的设计方案,投资1192万元,搞了10个豪华公厕。
在人流密集的县城多建一些卫生条件好的公厕本意很好,既能方便民众、改善民生,也能切实提升地方的形象。但凡事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量力而行。老百姓也好,外地游客也好,需要的是干净、卫生、方便的公厕,无视民众实际需求,或以改善民生为借口,骤然把公厕的标准提升到“星级标准”,并不是求真务实的做法。
一则,地方财力有限,宝贵的财政资金要用到刀刃上,而不是无节制提高公厕标准。何况,县里刚脱贫摘帽,后续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如何防范返贫现象,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如何保障民生……桩桩件件都不是小事。仅公厕一项就一掷千万,必然会浪费财政资金,乃至挤占其他公共事业的投入。而且,这样做也不可能解决好公厕问题。毕竟,一个县城不会只需要10座公厕,标准定得太高,后续必然难以为继。
二则,县委书记无视之前公厕项目设计方案,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扩大修建面积,进行豪华装修,造价比预算翻倍,未经科学论证,也缺乏民意基础,属于典型的“拍脑瓜子”决策,并不可取。2018年,住建部就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公共厕所建设要“注重实用力戒豪华”。其中特别提到,要突出环境整洁、干净卫生、方便舒适等实用功能,不得盲目贪大图洋,不得脱离实际需求,片面追求豪华。
罔顾地方实际,无视上级要求,通榆县大搞豪华公厕,背后仍是政绩观扭曲。这10座豪华公厕更像是某种沽名钓誉的展示物,很大程度上是为展示政绩而存在。与其说这是什么“厕所革命”,不如说是一个脱离实际、劳民伤财、损害群众利益的奢靡秀场。
民生工程最忌“挂羊头卖狗肉”。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时时刻刻想着服务人民,站稳人民立场,听民之所求,解民之所盼,不能脱实就虚“搞形式”、寅吃卯粮“铺摊子”、浮夸作秀“求显绩”。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对党员领导干部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要从重或者加重处分。那些仍在搞劳民伤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地方和领导干部,该醒醒了。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12期、6月9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民生周刊》特约评论员 胡印斌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
|
|
|
大国厕梦 |
 |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常说一句感叹的话:“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人类诞生之后再没有离开过厕所,生命健康和生活尊严都与厕所密不可分。但人类长期为吃饭 <更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