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      页 通知公告 视频之窗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世界厕所日 多  棱  镜 会员链汇  
智      库 如厕有规 它山之石 专栏专题 厕所文化 厕所与国策 图  书  馆 创新发展  
厕所建设 展会信息 网上展馆 会员之窗 会员专区 新   奇   特 微  视  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多棱镜 > 社会视野
公共卫生间标识,别再制造迷惑
加入时间:2025-07-0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祉瑶

 
  标识如何“变花样”,实用价值应摆在首位。提升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和城市服务质量,往往就在这些民生细节里
  
  没有文字提示,只有抽象图案,部分公共场所卫生间的男女标识十分难懂,不少人吐槽“上卫生间前先猜谜”,更有人因“猜错”而误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近年来,公共场所卫生间标识成为一些商家的营销点、设计师的炫技场。部分场所追求所谓的“设计感”,公共卫生间标识趋向风格化、个性化,却脱离大众需求,很多人看了一头雾水,难以分辨。
  
  公共场所标识的基础功能是做好引导指示服务,首要保障的应是通识性。标识是为使用者而设,好的标识能让使用者快速理解意图。标识中的图形本是为了突破文字限制,方便各类人群理解,过度设计以至超出太多人的认知,实际上是在设置信息障碍。
  
  现行国家标准gb/t1000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中提到,表示男性专用设施的图形符号为裤装、女性为裙装,这是生活中最常见、最易分辨的标识。这些标准仅为推荐并非强制规定,在实际应用中不排斥创意设计。
  
  让公共卫生间标识兼顾实用性和创意性,其实并不困难。忠于人们普遍的认知和现行标准,适度创新,不是对设计风格的破坏,而是对实用价值的坚守。
  
  在此前提下,标识亦可通过观照细节,增添人文温度和文化属性。例如,江苏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采用动物手绘牌标识,清晰标注文字还顺便科普动物性别特征;陕西考古博物馆从文物中汲取灵感,展示唐代男女流行着装,让人一眼识别的同时,还打造出独特的文化名片。
  
  公共卫生间标识看似小事,却能反映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乃至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有关部门要尽快回应民生诉求,地方标准也要在国家标准之上进一步细化,明确标识设计的底线原则,保障指引清晰,同时要避免矫枉过正、千篇一律,为才华与创意留有余地。
  
  标识如何“变花样”,实用价值应摆在首位。提升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和城市服务质量,往往就在这些民生细节里。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1日第14版)
  责任编辑:李铁民
 
 
 
“世界厕所日”十周年,旅发环保迈出新步
世界厕所日:“厕所革命”成效大宿迁公厕
世界厕所日这份“如厕指南”,快收好!
 
 
大国厕梦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常说一句感叹的话:“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人类诞生之后再没有离开过厕所,生命健康和生活尊严都与厕所密不可分。但人类长期为吃饭 <更多>
便所
城市独立式公共厕所
帝国与便所
《厕所革命》一书为城市管理献策
备案号:吉ICP备05008513号-20 官方网站:www.cesuogeming.net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公厕建设管理专委会 联系电话:0512-36906588
技术支持: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电话:0431-816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