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      页 通知公告 视频之窗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世界厕所日 多  棱  镜 会员链汇  
智      库 如厕有规 它山之石 专栏专题 厕所文化 厕所与国策 图  书  馆 创新发展  
厕所建设 展会信息 网上展馆 会员之窗 会员专区 新   奇   特 微  视  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多棱镜 > 社会视野
“厕评”不仅是使用指南,还是“文明试纸”
加入时间:2025-07-09  来源:新甘肃  作者:江德斌

 
  当下,社交平台上“厕评”一词悄然走红。一名“厕评”博主的测评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800多个卫生间,从高校、商场到火车站,从空间布局、设施完备度、异味控制到整体舒适性等多维度进行全方位分析,为网友提供几乎无死角的“厕所使用指南”。这类“厕评”者不仅关注设施、清洁和设计,也从侧面揭示了公共服务中新的关注点:厕所不再只是单纯的生理需求空间,更关系到使用者的舒适度与体验感,反映出城市对个体需求的回应程度。(7月2日《北京青年报》)
  
  “厕评”热潮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现实需求。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公共空间的体验感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厕所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其功能早已超越了单纯满足生理需求的范畴。如今,它更多地承载着人们对舒适、便捷、卫生环境的期待。细致入微的“厕评”,不仅是网友的使用指南,还是城市的“文明试纸”,有助于推动改善公共卫生。
  
  从“厕评”内容看,网友关注的不仅是有无厕纸、是否干净整洁等基础问题,还涉及厕所的设计是否人性化、是否具备无障碍设施、能否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等。例如,一些商场的厕所设置了宽敞的母婴室,配备婴儿护理台、温奶器等设施,方便带宝宝的家长使用;部分高校的厕所安装了智能马桶,提升使用者的舒适体验。这些细节体现了城市在公共服务供给上,对个体需求的关注和尊重。
  
  而且,“厕评”也是一种民间评价和社会监督力量。过去,公共卫生间的评判标准都是由官方制定,并不能完全契合市民的需求,相关问题的发现与改进,也往往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督查,容易流于表面、迟滞。如今,自媒体时代的每个个体都能成为“移动的测评仪”,博主们用数据化的评测指标,将“异味浓度”“排队时长”“无障碍设施完备度”等模糊体验具象化,更便于对比和发现问题,而且现场化的体验感,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获得即时反馈,进而引起管理者的重视,迅速解决问题、改善卫生状况。
  
  公共厕所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之一,“厕评”则是城市文明试纸,用以衡量城市文明进步的程度,构建一种新型的公共服务反馈机制。文明不在宏大的口号里,而在洗手台的一尘不染中,在母婴室的温馨便利里,更在每个使用者举手投足的自觉中。
  
  “厕评”成为城市治理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倒逼的不仅是环卫部门的作为,更是整个社会对“精细化治理”的理解与践行。通过分析“厕评”内容,治理者能够精准定位公共服务中的薄弱环节,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改进,提供更加精细的治理、更有温度的服务,让“如厕难”变为“如厕畅”,从“将就用”到“舒心用”。
  责任编辑:李铁民
 
 
 
“世界厕所日”十周年,旅发环保迈出新步
世界厕所日:“厕所革命”成效大宿迁公厕
世界厕所日这份“如厕指南”,快收好!
 
 
大国厕梦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常说一句感叹的话:“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人类诞生之后再没有离开过厕所,生命健康和生活尊严都与厕所密不可分。但人类长期为吃饭 <更多>
便所
城市独立式公共厕所
帝国与便所
《厕所革命》一书为城市管理献策
备案号:吉ICP备05008513号-20 官方网站:www.cesuogeming.net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公厕建设管理专委会 联系电话:0512-36906588
技术支持: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电话:0431-816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