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通县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加入时间:2025-07-14 来源:澎湃新闻
|
|
|
|
|
厕所虽小,但谁也离不了。它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近年来,大通县齐抓共管高效推进“厕所革命”,尽全力补齐“小角落”里的“民生短板”。随着“厕所革命”的深入推进,有效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为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面墙面贴瓷砖,头上吊顶装浴霸,热水器、洗手池、淋浴花洒、坐便器一样不少,迈进大通县东峡镇衙门庄村村民范俊才家,厕所干净而整洁,谈起厕改的好处,他赞不绝口。
“以前厕所没改造之前我们用的是旱厕,旱厕需要垫土、除粪,夏天又臭苍蝇也多,很不卫生。今年因为党的政策,水厕改造项目下来以后修建了这个水冲式厕所,和以前比起来卫生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对我们老年人来说上厕所非常方便,冬天不冷。”东峡镇衙门庄村村民范俊才说。
今年,范大爷将自家的传统旱厕变成了干净卫生的水冲式厕所。从此,农家小院彻底告别脏乱臭,生活质量也提升了一大步。东峡镇厕所的变迁,正是大通县实施农村改厕的一个缩影。大通县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群众习惯等,“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改厕路径。在污水管网覆盖的地区推行集中下水道水冲式卫生厕所,在脑山等群众居住分散且不具备稳定供水条件的地区推广卫生旱厕。
“在推进厕所革命时,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引导,以质量为第一要务,努力保证建成一个用一个,不仅仅和农民算健康账、经济账,更要和他们普及文明账,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齐飞,让广大群众真正从中受益。”大通县农业生态环境与可再生能源工作站副站长严海龙说。
张应祥家也是卫生厕所的受益者,虽然小院还是那个小院,但“味道”却与以往大不一样。他告诉记者,原的厕所特别简陋,修建的方式就是挖个坑、搭个板,甚至于头顶没有遮盖物风吹日晒,现在通过“厕所革命”修建的厕所确实好,有门、有排气管,大大改善了原来环境,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厕所革命不仅让农村厕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大家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各村树起了文明新风。
在开展改厕工作的同时,宗阳沟村积极推进村庄周边环境整治,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相继硬化水泥路面、种草植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如今,在大通县农村,许多厕所不再是村庄颜值“减分项”,而成为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见证。截至目前,大通县20个乡镇186个村实施了卫生厕所项目,项目村卫生厕所覆盖率均达到85%以上,全县累计修建各类农村新型户用卫生厕所37072座。
伴随着农村“厕所革命”,北川大地上的农民们告别了过去的生活方式,迎来了新的生活,从“将就”如厕变“讲究”如厕,持续推进“厕所革命”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相结合,让大通县更“靓”、百姓更“乐”。 |
责任编辑:李婷 |
|
|
|
|
|
|
大国厕梦 |
 |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常说一句感叹的话:“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人类诞生之后再没有离开过厕所,生命健康和生活尊严都与厕所密不可分。但人类长期为吃饭 <更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