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      页 通知公告 视频之窗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世界厕所日 多  棱  镜 会员链汇  
智      库 如厕有规 它山之石 专栏专题 厕所文化 厕所与国策 图  书  馆 创新发展  
厕所建设 展会信息 网上展馆 会员之窗 会员专区 新   奇   特 微  视  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多棱镜 > 社会视野
农村新公厕只能看不能用?莫让面子工程伤民心
加入时间:2025-07-22  来源:半月谈网  作者:秦黛新

 
农村新公厕“只能看不能用”?莫让“面子工程”伤了民心
  
  本应是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却沦为“只好看不好用”的摆设,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刻反思。
  
  日前,有媒体报道,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村里投入不少资金建成的新公厕,常年挂着锁、关着门,成了村民口中“只好看不好用”的摆设。7月21日,稷山县人民政府就“农村新公厕只能看不能用”发布情况通报称,确实存在此类问题,情况属实。对此,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对全县农村公厕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农村公用设施正常开放。同时,县纪委监委将对相关失职失责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一边是耗资不菲的新建公厕大门紧锁,只有村里有活动或领导来视察的时候才开放,另一边却是村民仍在使用老旧旱厕,无人打扫、气味刺鼻。这一现象背后,暴露出个别地方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形式主义顽疾,反映出部分干部政绩观的偏差和为民服务初心的缺失。
  
  “厕所革命”推行多年,成绩有目共睹,逐渐演变为提升乡村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然而,此次事件再次警醒我们,要谨防有关工作沦为“表面工程”。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在建设民生工程时,依然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形式、轻实效的治理思维,热衷于看得见的硬投入,却忽视了群众真正的使用需求。惠民政策在“最后一公里”被打了折扣,不仅造成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更损害了基层政府的公信力。这种形式主义顽疾,亟须根除。
  
  “面子工程”屡禁不止,究其根源,是部分干部的政绩观出现了偏差。在个别地方干部的思维图谱中,工程建设不是从群众需求出发,而是为考核指标服务不是追求使用价值,而是沉迷于建设表象不是做给人民用的,而是做给领导看的。这种背离初心的伪作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危害更甚于不作为。面对这一错误政绩观,各级干部要引以为戒,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多一些久久为功的责任担当,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的真正满意成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民生工程的生命力在于实际效用。各地在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时,要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当每一分民生投入都用在刀刃上,每一项惠民工程都办到群众心坎里,才能获得最坚实的群众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半月谈评论员
  责任编辑:李铁民
 
 
 
“世界厕所日”十周年,旅发环保迈出新步
世界厕所日:“厕所革命”成效大宿迁公厕
世界厕所日这份“如厕指南”,快收好!
 
 
大国厕梦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常说一句感叹的话:“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人类诞生之后再没有离开过厕所,生命健康和生活尊严都与厕所密不可分。但人类长期为吃饭 <更多>
便所
城市独立式公共厕所
帝国与便所
《厕所革命》一书为城市管理献策
备案号:吉ICP备05008513号-20 官方网站:www.cesuogeming.net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公厕建设管理专委会 联系电话:0512-36906588
技术支持: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电话:0431-816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