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      页 通知公告 视频之窗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世界厕所日 多  棱  镜 会员链汇  
智      库 如厕有规 它山之石 专栏专题 厕所文化 厕所与国策 图  书  馆 创新发展  
厕所建设 展会信息 网上展馆 会员之窗 会员专区 新   奇   特 微  视  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多棱镜 > 社会视野
高标准农村公厕成摆设,这样的形式主义如何破
加入时间:2025-07-23  来源:光明网  作者:龙之朱

 
  据央视财经报道,在山西运城稷山县的多个村庄,当地投入大量资金建起来的农村公厕居然常年关着门、挂着锁,只在村里举行大型活动时开放使用。而村民日常使用的,还是“脏乱差”的老旧旱厕。有村干部表示,平时关闭厕所,主要是为了省却日常清理的麻烦。
  
  从报道画面来看,这些锁起来的农村公厕干净整洁、设施齐全,墙上贴着管理制度,安装了取暖设备,外观也颇具特色,让人眼前一亮。遗憾的是,如此高标准的公厕却是“样子货”,好看不能用。
  
  如此“建而不用、建后失管”的做法,不仅导致大量的财政资金闲置、浪费,也让老百姓期待的和美乡村政策难以落地落实,严重损害了地方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建公厕就是为了用,不能用的公厕摆在那里,只接受参观点赞,这是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
  
  当然,与城市公厕的专业化管理相比,当下的农村公厕确实面临着若干运行难题。公厕为何“门难开”?总结当地多名村干部的说法,不外乎村民用后不冲;没有专人清扫保洁;用水量大等原因。再具体一点,比如,当下虽然说农村通了自来水,但缺乏完备的污水处理体系,公厕建得再漂亮,运行起来却十分脆弱,所谓下水,大多也是在附近挖了一个化粪坑,一旦堵塞就是个麻烦事。再就是没有专门人员负责日常清扫维护,县乡村拨不出这一块的专门费用。若只是有人用,没人管护,用不了几天公厕就停摆了。这也是很多村庄干脆一把锁解决问题的原因之一。
  
  不解决好困扰农村公厕管护的痛点和堵点,就不可能把好事办好。事实上,早在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中就明确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农村公共厕所,加快建设乡村景区旅游厕所,落实公共厕所管护责任,强化日常卫生保洁”。2022年8月,针对一些地方存在布局不合理、管护不到位、保障不足等问题,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确保建得成、用得上、长受益,真正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其中特别指出,“明确农村公共厕所管护标准,确保专人管、有经费、定时清、无异味”“镇村要落实具体管护责任,明确管理措施,加强日常检查、管护、维护”等等。
  
  可见,从政策导向看,始终强调“建管并重”“专人管、有经费”“镇村要落实具体管护责任”。这也意味着,地方上建农村公厕,不能只立足于“建”,而要同步谋划“管”;不能只满足于能“看”,关键是要能“用”。
  
  具体而言,首先要在规划建设公厕的时候,统筹考虑运营问题,列出费用,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使用;其次,也要同步教育引导村民合理使用公厕,不要总强调村民素质低,要把管理放到重要位置。前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的通知》也正是要求“加大公共厕所文明科普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逐步养成良好如厕习惯。”
  
  公厕非小事,关乎群众的身体健康、乡村的环境卫生、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建都建了,更要管好、用好,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政策的温度。
  责任编辑:李铁民
 
 
 
“世界厕所日”十周年,旅发环保迈出新步
世界厕所日:“厕所革命”成效大宿迁公厕
世界厕所日这份“如厕指南”,快收好!
 
 
大国厕梦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常说一句感叹的话:“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人类诞生之后再没有离开过厕所,生命健康和生活尊严都与厕所密不可分。但人类长期为吃饭 <更多>
便所
城市独立式公共厕所
帝国与便所
《厕所革命》一书为城市管理献策
备案号:吉ICP备05008513号-20 官方网站:www.cesuogeming.net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公厕建设管理专委会 联系电话:0512-36906588
技术支持: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电话:0431-816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