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      页 通知公告 视频之窗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世界厕所日 多  棱  镜 会员链汇  
智      库 如厕有规 它山之石 专栏专题 厕所文化 厕所与国策 图  书  馆 创新发展  
厕所建设 展会信息 网上展馆 会员之窗 会员专区 新   奇   特 微  视  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 > 高端视点
陈平原:公共厕所如何标识
加入时间:2025-08-19  来源:新民晚报  

 
  公共厕所的标识,看似小事,却连着民生便利的“大事”。
  
  以“公共厕所”入题,确实有些不雅;但没办法,这回不是做文章,只想解决问题。
  
  中国人提及“如厕”,婉辞是“方便”。如今外出,需要“方便”时,颇有不太方便的感触。主要原因是,公共厕所的标识越来越抽象,越来越优雅,也越来越不明确。
  
  当年山村插队,听说刚解放那阵子,村里某秀才进城,闹了大笑话,因他堂而皇之走进女厕所,被人责骂后,理直气壮地反驳:“吾文人入文厕,何罪之有?”公共厕所门口那个美术字体的“女”字,确实与“文”字很接近。
  
  七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经济及文化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便偏僻的乡镇,也都有了公共厕所。美术字体的“男厕”与“女厕”早已深入人心,不会再发生类似的误解。
  
  最近二十年,中国的公共厕所数量激增,清洁度也大为提升,对于像我这样曾在山村生活多年,深知如厕不易的普通人来说,感受特别深刻。可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变化,我不喜欢,那就是公共厕所的标识过于追求新奇,有时让如厕者无所适从。机场、医院等还好,基本上都是图案加文字;酒店及商场往往追求时尚,不立文字,只有图案,而图案又变化莫测,且面积越来越小。
  
  并非所有厕所都是“男左女右”,更何况有时二者不在一个平面。那些精巧的抽象图案,如烟斗对高跟鞋、领带对裙子、身材粗壮对娇小苗条,现在看来都很可疑。难道女性就不能抽烟,男性就不能穿裙子?至于以胖瘦定性别,那就更没道理了。时至今日,作为厕所标识的图案还在不断翻新,越来越多样化,创意感十足,但好些得琢磨一会儿才弄明白。我不喜欢模棱两可的表述,尤其反感其中隐含的性别歧视。
  
  撇开大道理,就说实际效果吧。一面整洁的墙壁,一个或两个小小的图案,很不显眼。其实,让民众在公共场所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及时如厕,是个大事情,不能为了氛围与美感,牺牲了方便。因为,再雅的人,事急的时候,顾不上欣赏图案是否精美。连我这样不算太孤陋寡闻的,也都会在某些优雅的场合,遇到尴尬的局面。光线昏暗,图案很小,男性/女性的差别不明显,不幸老眼昏花,必须凑近才能看清楚。而在男女厕所门口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是很危险的。万一有人不怀好意,拍照上传,说你一个大老爷们,在女厕门口窥探(谁知道那是女厕还是男厕!),真的有理说不清。
  
  我的诉求很简单,建议有关部门通令全国,凡属于公众厕所的,其标识可以是图案,但必须包含(乃至突出)文字。至于是否加外文或少数民族文字,视场所及需求而定。
  
  凡标识或广告,都得努力平衡美观与实用、创意与恒定。厕所不是美术馆,应急是其最大功能。让几乎所有人一看就明白,不需要思索、求证与辨析,这是最最要紧的。先解决方便问题,再来谈学问、审美或个性化。
  
  有一个问题,我没想清楚,酒店里的厕所,理论上属于酒店所有,有权决定是否对外开放,那算不算公共厕所呢?但作为标识,我建议还是尽可能与人为善好——请顾及那些视力不好、学识欠丰、思维不够敏捷的人士,他们需要直白地提示:到底是男厕还是女厕。
  责任编辑:李婷
 
 
 
“世界厕所日”十周年,旅发环保迈出新步
世界厕所日:“厕所革命”成效大宿迁公厕
世界厕所日这份“如厕指南”,快收好!
 
 
大国厕梦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常说一句感叹的话:“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人类诞生之后再没有离开过厕所,生命健康和生活尊严都与厕所密不可分。但人类长期为吃饭 <更多>
便所
城市独立式公共厕所
帝国与便所
《厕所革命》一书为城市管理献策
备案号:吉ICP备05008513号-20 官方网站:www.cesuogeming.net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公厕建设管理专委会 联系电话:0512-36906588
技术支持: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电话:0431-816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