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镇坪:“好风景”变身“好钱景” |
加入时间:2025-09-03 来源:陕西网
|
|
|
|
|
“短短几年,村子完全变了样!”镇坪县中心村老党员郭俊江站在自家庭院前,望着整洁的村道和往来不绝的游客,不禁感慨,“以前只盼出行方便,现在推窗见绿、出门即景,还能在家门口增收,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这一变化,源于镇坪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系统实施“净美庭院”“净美村庄”“净美乡村”三项行动,扎实推进以“拆违建、清四乱、除残垣、建家园”为核心的综合治理,全面推动乡村发展、建设和治理水平提升。
小小院落,映照时代新貌。走进曾家镇五星村村民钟太桂的家,屋内干净整齐、陈设有序;屋外的小菜园四季常青,自给自足之余更添一道风景。“把环境收拾好,自己舒心,客人也夸赞。”在镇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像钟太桂一样,每天打扫庭院、装点家园。
镇坪县坚持“宜树则树、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花则花”原则,对农户房前屋后和公路沿线统一开展绿化规划设计,由专业施工队打造小花坛、小景观,并指导村民栽植花木,建成一批集美观与实用于一体的微果园、微花园、微菜园和微药园。“四微庭院”正成为美丽乡村的亮丽名片。
“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环节。清晨,三坪村村民老邓推开新厕所门,伸手感应,清水自动流出,既方便又卫生。
镇坪按照“愿改尽改、能改尽改、应改尽改”原则,全面摸排旱厕和无厕户,通过入户宣传、召开院坝会等方式,推动群众观念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村民欧修宝高兴地算了一笔账:“改造后的三格化粪池,粪肥可直接还田,一年下来能省上千元的化肥钱!”
随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实现100%,乱搭乱建分类拆改,土地得以有效再利用。农户建起“三小园”,集体土地植绿美化变为公共休闲点,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环境美了,游客来了,产业的活水也随之涌入。
初秋时节,避暑旺季虽过,上竹镇中心村却依然游客不绝。沿河1.5公里的彩虹步道依山傍水,整洁宜人,绿化带花木繁盛,民居错落有致。步道旁的金丰有源民宿门前蔷薇盛开,院子里坐满了品茶闲谈的客人。
民宿负责人郭俊江认为,生意红火不仅靠硬件和服务,更得益于全村的人居环境提升——“现在公路沿线不少群众都把自家院子打造成花团锦簇的美丽庭院,办起民宿和农家乐,夏季避暑一房难求。”
依托化龙山下生态优势,中心村精心规划“一环、两带、三区、四园”的发展蓝图,建设中药产业园、花卉盆景园等特色产业区,打造露营采摘园、亲子游乐园。创新实施“加减乘除”工作模式,通过加绿化、减垃圾、增效益、除陋习,激励村民美化庭院、发展民宿,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在践行“千万工程”经验过程中,镇坪高度重视民宿经济发展,先后出台多项扶持政策,通过业态融合与创新,成功打造巴山栖院、汐溪里、云盘田居、悦客小筑等一批特色民宿。
如今,全县“人居环境+民宿经济”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华坪镇积极探索“民宿+”庭院经济模式,按照“一院一规划、一户一特色”思路,推动“民房变民宿”;牛头店镇坚持“休闲农庄(乡村民宿)+露营基地+人居环境整治”综合推进,投资260余万元统一风貌、完善设施、规范绿化,建设浪河口茶旅融合示范点、琉璃垭-普安寨-红星村旅游风景线和竹叶村公路花圃风景道;城关镇竹节溪村则通过招商引资,布局“山上种药材、山腰建工厂、山下搞水产”立体产业,同步发展农旅融合综合区,成功打造月亮岩露营基地、农居体验馆等热门景点,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共赢。
从“被动整治”到“主动维护”,从“传统农居”到“特色民宿”,镇坪县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支点,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示范创建。上竹镇中心村、城关镇友谊村等5个村获评全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巴山硒院、小石山居、汐溪里等特色民宿遍地开花,真正实现“好风景”变成“好钱景”。2025年,镇坪县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增长翻番,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镇坪的土地上不断延伸。 |
责任编辑:李婷 |
|
|
|
|
|
|
大国厕梦 |
 |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常说一句感叹的话:“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人类诞生之后再没有离开过厕所,生命健康和生活尊严都与厕所密不可分。但人类长期为吃饭 <更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