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      页 通知公告 视频之窗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世界厕所日 多  棱  镜 会员链汇  
智      库 如厕有规 它山之石 专栏专题 厕所文化 厕所与国策 图  书  馆 创新发展  
厕所建设 展会信息 网上展馆 会员之窗 会员专区 新   奇   特 微  视  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资讯
安徽累计完成4942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加入时间:2025-10-07  来源:中国环境app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贾良清介绍全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方针,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分类施策、协同治理、先行先试等措施,持续推动全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累计完成治理4942个水体,治理面积约2391万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蝶变焕新的图景次第呈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以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高位推动,统筹谋划部署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
  
  2024年4月,印发《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建立机制,统筹开展水体治理。
  
  安徽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牵头抓总,成立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专班,建立省统筹推进、市督促调度、县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还将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问题,纳入“访企入村”专题行动共性问题清单,先后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全省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会、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暨群众“家门口”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视频会议,强力推动治理工作。
  
  全面排查,制定“一水一策”
  
  采取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方式,排查出5692个农村黑臭水体,逐一溯源调查、分析污染成因,制定“一水一策”治理方案,提出“三治(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业和服务业污水)、一清(清理内源污染和垃圾)、一修复(修复水体生态)”治理措施,推动科学治理。在安徽省生态环境厅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公告,动态征集问题线索,今年共征集23个问题线索,目前已完成整改6个。
  
  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改造、“万村清万塘”和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等工作相结合,会同农业农村、住建、水利等部门统筹推动源头污染治理,力争做到“治理一个黑臭水体,改善一片农村环境”。
  
  试点示范,引领面上治理
  
  积极争取宿州、亳州、六安、蚌埠4市入选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每市获得2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省财政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从2023年起每年统筹5亿元,带动地方统筹资金约60亿元用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其中省级安排8.6亿元,支持30个县(市、区)开展省级试点。
  
  各地积极探索,总结提炼了“贝鱼草菌藻”水生态修复、“土地渗滤”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和“以用促治”等治理和管理模式,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会同省财政厅出台奖补办法,对治理任务重、成效好的40个县(市、区)给予3589万元奖补,形成奖优罚劣的良好氛围。
  
  健全机制,确保长治久清。安徽省将农村黑臭水体纳入省生态环保督察和警示片关注重点,推动各地各部门履职尽责,开展常态化排查整治和巡查管护,防止返黑返臭。推广“以用促治”做法,鼓励村集体或村民以认领、承包等方式合理利用农村闲置水体,让农民成为水体的使用者、受益者和管护者。
  责任编辑:李婷
 
 
 
“世界厕所日”十周年,旅发环保迈出新步
世界厕所日:“厕所革命”成效大宿迁公厕
世界厕所日这份“如厕指南”,快收好!
 
 
大国厕梦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常说一句感叹的话:“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人类诞生之后再没有离开过厕所,生命健康和生活尊严都与厕所密不可分。但人类长期为吃饭 <更多>
便所
城市独立式公共厕所
帝国与便所
《厕所革命》一书为城市管理献策
备案号:吉ICP备05008513号-20 官方网站:www.cesuogeming.net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公厕建设管理专委会 联系电话:0512-36906588
技术支持: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电话:0431-816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