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察旅游公厕:青海湖畔的“暖心驿站” |
加入时间:2025-10-14 来源:青海日报
|
|
|
|
|
“以前在高原景区找厕所难,没想到来到海北州刚察县,这里的公厕不仅好找,还像个小展厅!”国庆期间,自驾环游青海湖的游客李女士,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的一座公厕里,一边给孩子冲热奶粉,一边指着墙上的藏族彩绘感叹。如今在刚察县,这样兼具“颜值”与“温度”的旅游公厕,正成为青海湖畔旅游服务的新名片。
走进刚察县,无论是在县域景区入口、县城商业街区,还是通往景区的公路旁,总能在5分钟步行范围内找到公厕——这是当地打造“5分钟入厕圈”的民生承诺。“以前游客问得最多的就是‘哪儿有厕所’,现在再也不用愁了。”景区讲解员卓玛说。为了让“找厕不难、如厕舒心”,刚察县把公厕建设写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过去三年间新建、改建城镇及旅游公厕34座,县城每平方千米就有5座公厕,就连偏远景区的公路沿线,也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公厕标识。
这些公厕不止“好找到”,更“有特色”。在青海湖鸟岛附近的一座公厕,外墙画着湟鱼洄游的生态图景,内部装饰着藏式纹样的挂毯,母婴室里铺着柔软的爬行垫,无障碍卫生间配备了扶手和紧急呼叫器。“我们每座公厕都有自己的‘主题’,有的融入草原文化,有的突出生态保护,连消毒液、擦鞋机都是标配。”刚察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针对高原特点,公厕里还特意准备了氧气罐和感冒药,去年夏天就有位高反的游客靠这里的氧气罐缓解了不适。
更让人惊喜的是公厕里的“巧心思”。在县城中心的一座公厕旁,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农畜产品展厅里,牦牛肉干、青海湖酸奶、藏族刺绣等特产摆得满满当当。“上完厕所顺便买点特产,比在景区买方便多了!”游客张先生拿起一包文创书签说。这种“以商养厕”的模式,让公厕不再是“只花钱不赚钱”的设施——4座试点公厕的展厅日均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既方便了游客,又帮当地牧民拓宽了销路。
智能化管理更让服务“不打烊”。在刚察县汽车站旁的公厕里,智慧系统实时显示着厕所内的温度、湿度和使用人数,保洁员通过手机就能收到“需要清洁”的提醒。“以前要不停巡逻,现在有了智能设备,既能保证随时干净,又能节省人力。”保洁员师傅说,每天6次全域消杀、高频部位随时擦,这里的公厕总能保持“十无十净”的状态。
从“难找的简陋厕所”到“暖心的服务驿站”,刚察县的“厕所革命”,体现了对游客和百姓的细心。如今,这些位于青海湖畔的有颜有品的公厕,不仅让青海湖的旅游服务更有温度,也映着这座高原小城的文明底色。 |
责任编辑:李婷 |
|
|
|
|
|
|
大国厕梦 |
 |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常说一句感叹的话:“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人类诞生之后再没有离开过厕所,生命健康和生活尊严都与厕所密不可分。但人类长期为吃饭 <更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