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      页 通知公告 视频之窗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世界厕所日 多  棱  镜 会员链汇  
智      库 如厕有规 它山之石 专栏专题 厕所文化 厕所与国策 图  书  馆 创新发展  
厕所建设 展会信息 网上展馆 会员之窗 会员专区 新   奇   特 微  视  界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各地看点
央视网百万公厕“建而不用”,怪谁?
加入时间:2025-07-22    

 
  没想到,都2025年了,我们有些地方的群众还在为怎么上厕所而烦恼。近日,总台《财经调查》栏目组曝光,山西运城稷山县多个村庄建了新公厕,却不对外开放,任由露天旱厕臭气熏天。
  
  据当地村民反映,这些公厕有的从未启用,有的只在领导视察时开放,即便在作为“示范村”的吉家庄村,公厕也仅“择活动日”供村民使用。当记者追问为何有厕所不用时,竟有村委工作人员以“担心村民素质低,导致公厕维护难”为由搪塞。
  
  这“素质论”的荒谬,在公厕大门紧锁的现实中显得格外刺耳。无论素质高低,厕所使用后需要维护本是常识。2022年,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就在联合通知中明确要求,农村公厕要让村民“用得上、常受益”,并须落实“有专人管理、有经费保障、定时清洁”。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地方政府、包括村委会也应承担起管理和维护之责。
  
  然而,当地却有人以“维护难”为借口,将公厕“一关了之”,这本身就暴露了“懒政”思维。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记者后续发现,当公厕大门紧锁时,当地融媒体却将开放的公厕画面用作宣传素材,村委工作人员在电话采访中也宣称“已打开”——惠民政策俨然沦为了一场粗劣的“示范秀”。
  
  这场“秀”的背后恰恰暴露了自身的无能。一方面,公厕维护本有专项经费和补贴支持,单纯以“没钱”逃避本职,实在站不住脚。早在2018年,《运城市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就明确规定,市、县(区)政府应保障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经费。稷山县公布的2021年农村“厕所革命”户厕改造报告更显示,各级财政投入高达1092.04万元,目标明确包括“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如今,钱花了,公厕也建了,承诺的长效管护却踪影全无。
  
  另一方面,即便经费紧张,也绝不能当作不作为的借口。上述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本可通过招标、市场化运营等政策许可的灵活方式解决问题,而非简单粗暴地“锁厕所”了事,甚至反过来指责“村民素质低”。这种对真问题视而不见、避重就轻的态度,何尝不是对自身履职素质的拷问?
  
  这些年来,类似“建而不用”的案例屡见不鲜:只存在于宣传册上的球场、大门紧锁的社区活动室、沦为“办公室”的文化中心……当成百上千万元的“民生工程”经费,换来的是一堆位置不明、形同虚设的“观赏建筑”,人们不仅要警惕基层形式主义在催生新“面子工程”,更要深究、严查本该用于后续维护的经费流向何处!
  
  公厕虽小,却是文明标志,也是检验基层最基本公共服务的窗口。当有人将公厕闲置的责任推给“村民素质低”,当人们为农村臭气熏天的旱厕掩鼻时,该追问的恐怕不是谁的“素质”低?
  责任编辑:李铁民
 
 
 
“世界厕所日”十周年,旅发环保迈出新步
世界厕所日:“厕所革命”成效大宿迁公厕
世界厕所日这份“如厕指南”,快收好!
 
 
大国厕梦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常说一句感叹的话:“我们忽略厕所太久了。”人类诞生之后再没有离开过厕所,生命健康和生活尊严都与厕所密不可分。但人类长期为吃饭 <更多>
便所
城市独立式公共厕所
帝国与便所
《厕所革命》一书为城市管理献策
备案号:吉ICP备05008513号-20 官方网站:www.cesuogeming.net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公厕建设管理专委会 联系电话:0512-36906588
技术支持: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电话:0431-81635500